橡胶模压制品的废次品的特征及产生原因
发布日期:2020/06/30
序号
废品类型
废品 特征
产生的原因
1
尺寸不准
制品厚度不均,外形尺寸超差,其尺寸不符合图样要求
1. 设备、模具平行度不良
2. 橡胶收缩率计算不准
3. 模具加工不良
2
缺胶
制品没有明显的轮廓,其形状不符合图样要求
制品有明显的轮廓,但存在局部凹陷、欠缺
1.装入的胶料重量不足
2.压制时上升太快,胶料没有充满型腔而溢出模外
3.排气条件不佳
3
飞边增厚
制品在模具分型面处有增厚现象
1.装入的胶料超量过多
2.模具没有必要的余料槽或余料槽过小
3.压力不够
4
气泡
制品的表面和内部有鼓泡
1.压制时型腔内的空气没有全部排出
2.胶料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或易挥发性的物质
3.模具排气条件不佳
4.装入的胶料重量不够
5
凸凹缺陷
制品表面有凸凹痕迹
1.模具加工时留下的加工痕迹
2.胶料本身有缺陷(如黏度大或超期)
3.模具排气条件不佳
6
裂口
制品上有破裂现象
1.启模时取出制品时,制品被划伤
2.因型腔内涂刷隔离剂过多而造成胶料分层现象
3.模具结构不合理
4.胶料成型方法不合理(特别是氟橡胶与高硬度丁晴橡胶)
7
皱折裂纹、离层
制品表面皱折
制品表面和内部有裂纹、离层的现象
1.型腔内装入了脏污的胶料
2.型腔内所涂的隔离剂过多
3.不同胶料相混
4.工艺操作(成型、加料方法)不正确
5.胶料超期
8
杂质
制品表面和内部混有杂质
1.胶料在塑炼、混炼及保管、运输中混有杂质
2.模具没有清理干净(包括飞边、废胶未清理干净)
9
分型面错位
制品在分型面处有较大的错位
1.模具制造精度误差和加工精度不够
2.45度分型胶圈由于飞边增厚
3.模具定位不良
10
卷边
制品在分型处有明显的向内收缩的现象
1.胶料加工性能差(如氟橡胶)
2.模具结构不合理(厚制品应采用封闭式结构模具和合理开置余料槽)